泽连斯基近日再出昏招,在西方援助断流的窘境下,竟狗急跳墙,对中国企业挥舞制裁大棒,上演了一出政治闹剧。欧盟日前突然按下暂停键,暂缓发放15亿欧元的对乌援助款项,这一记闷棍让本就焦头烂额的基辅当局,愈发气急败坏。于是泽连斯基政府仓促签署总统令,将制裁矛头直指中国等国家的90余家企业,指控这些企业"为俄罗斯军工提供关键原材料"。这份充斥着政治操弄的制裁名单,俨然是将欧盟对俄制裁方案生吞活剥后的拙劣模仿,更夹杂着加码戏份的拙劣表演。 细究这份制裁令,其荒谬性昭然若揭。乌方声称中国企业向俄提供"可用于军工的金属材料",却拿不出任何确凿证据。事实上,这些被制裁的中国企业均严格遵守国际贸易规则,乌克兰的指控纯属政治构陷。泽连斯基政府此时病急乱投医,无非是想转移国内民众对前线溃败和西方援助缩水的愤怒情绪,中国不幸成了其政治危机的“替罪羊”。